導覽列

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

筆記_影像編輯_黃至賢老師講課

 

影像編輯_黃至賢老師講課的筆記

影像照片的注意事項:(拍影片其實就是在寫作文)

一、大景:

大景的功用可以在一開始,也可以拿來當結尾,目的是說明這一個故事發生在哪一個地點,學校、森林或其他地方。

例如:一直拍攝大景來拍攝老師的教學畫面,看不出老師的辛苦或流汗的樣子,最好拉近距離,拍老師的大頭。

大景應用最明顯的電影是齊柏林的看見台灣,從頭到尾都是空拍畫面,如果不是畫面好看,其實久了就很容易睡著。

二、中景:

可有可無,視故事的長短加入,通常畫面當中要有主角和景物一起出現來當成對比。中景也是介紹主角出現的一個手法。

例如:用樹屋在左上角,和主角在右下角一起的畫面。

三、近景:

講解一些故事細節,或者是故事主角的表情。

四、遠景、近景、特寫的鏡頭輪著用,這樣就很專業的樣子。使用三腳架,可以穩定畫面,豐富的拍攝鏡位。

五、電影就是一連串的鏡頭剪接。

小小兵用了七個畫面,斷掉在接,分鏡的意思。要常常思考這個畫面要怎麼使用。

六、分鏡表-撰寫故事大綱。畫好分鏡表之後,再進行拍攝。先想一個腳本,時間軸線,畫好分鏡。

例如:LIS情境科學教材。

例如:進教室的鏡頭怎麼進,快樂或奔跑。

例如:對影像的敏感度,例如:玩翹翹板就可以用三個鏡頭講故事。

例如:淡水手牽手的畫面結尾,校門口手牽手上學。

七、每一次開拍,都要喊roll,用分鏡板。

先按錄影鍵,在開拍,321才開始,錄進去的部分在剪掉就好。

八、練習看圖說故事:

1. 活動:給你五張照片拚出一個故事。(自己隨便拍的)

2. 活動:給你五張照片拚出一個故事。(某個活動的照片)

3. 活動:給你五張照片拚出一個故事。(需要準備全部都是大景的照片)

4. 要帶出的結論是:

(1)媒體中立?完全看媒體怎麼說。

(2)第三組照片比較難說故事,全部都是大景的照片,沒有近景或小朋友的特寫,所以視角要多一點變化。

九、其他要注意的小小事項

1. 拍攝鏡頭要擦拭。

2. 人像訪談的時候,不要站在牆壁前面,要有稍微景深。不要有對比反差太大,柔和的光線。利用側光,可以使訪談人物看起來更有立體感。人物訪談要有一點側身,不要盯住鏡頭講話,這樣會不舒服。

 3. 減少畫面中的干擾或聲音的干擾,保持主題趣味點。

明暗趣味點,凸顯主題。

過肩鏡頭,窗戶或視角遮擋,圖書館架的框框趣味點。越過肩膀看人事物。

把鏡頭靠近窗戶,對焦人物,窗戶會有模糊的影像,增加主角的清晰對比。

4. 鏡頭畫面:背景三分法,學生在四個交叉點上。

5. 構圖在YouTube,直橫幅只有在抖音,但要統一。

6. 水平鏡頭是正常狀態,仰角鏡頭會比較雄偉。俯角鏡頭比較大景,不要太常用,用不恰當,會凸顯角色的懦弱。

7. 搖鏡只有從不重要到重要的慢慢來就好,不要太快,會暈。

8. 剪接影片:最開始和最後面都要有畫面淡入和淡出的黑畫面。每一次影片只要十秒鐘,就是一個極限,除非你是在講一個故事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