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覽列

2021年3月2日 星期二

筆記資料:國語日報的公民素養19篇

 今天學到的關鍵詞:

風險與利益、科學能解決所有問題嗎?、重女輕男、短片與微電影、無痕山林、國家的定義、Ber Months、助推、動物表演有錯嗎?、深偽技術Deepfakes、道德與義務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利益在眼前 更能勇敢冒險       錢尼消費觀察日記

每個人對風險的態度都不一樣。喜歡冒險的人,會選擇風險大而利益高的機會;喜歡穩定的人,會選擇風險小而利益也低的機會。

 

科學能解決所有問題?

科學能不能幫我們解答:

 1.哪一部電影最好看?

 2.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?

 3.怎樣的社會是具有正義的?

我們應該怎麼做的問題,是一種價值問題。


苑裡編藺草 重女輕男顛覆傳統

苑裡蓆歌

詩/蔡振豐

苑裡婦,一何工,不事蠶桑廢女紅。

十指纖纖日作苦,得資藉以奉姑翁。

食不知味夢不酣,人重生女不生男。

生男管向浮梁去,生女朝朝奉旨甘。

今日不完明日織,明日不完繼以夕。

君不見,千條萬縷起花紋,組成費盡美人力!

解釋

近一百年前,在苗栗苑裡這個地方,卻都希望生個女兒。因為當時的苑裡出產用藺草編織的草蓆、草帽,這些編織的工作都是由女生來做,可以賺很多的工錢,改善家裡生活。


  短片與微電影

國際影展的專屬獎項,造就電影短片成為一項藝術,要脫穎而出,必須包含電影敘事背後的藝術表現、哲學與文化角度,它的技術必須是大螢幕放映規格的條件,包含攝影、美術、音樂、剪接等。雖然是短片,但和長片電影一樣具備深刻的意義和戲劇性。

奧斯卡二○一六年短片獎《口吃》(Stutterer)

二○一二年短片獎《宵禁》(Curphew)

二○一九年動畫短片入圍《揚帆的年代》(Age of Sail)

以上這三部電影短片主角都面臨人生的困境和難題,經過戲劇化的劇情發展,最後扭轉主角信念,都是觸動人心的好電影。

 

微電影(microfilm/micromovie),是指專門在各種新媒體和網路平臺,如YoutubeFacebook等地方播放的影片,適合在移動載具如手機、平板上,並在移動狀態和短時間休閒狀態下觀看的影片。

二○二○年《女兒》(手機的廣告影片)

 

「無痕山林(Leave no trace)」是美國在一九八○年代發展出的野地行動倡議,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在山裡快樂遊玩的同時,也用簡單的方法守護環境,如今已風行許多國家。

 

社會思想家韋伯(Max.Weber)就將國家定義為「壟斷合法暴力的機構」,意思是:國家一旦存在,一切合法的暴力(強制力)將由國家執行(其他人如果要使用暴力,就要經過國家同意)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己懲罰違法的人,而必須由國家來懲罰。

 

從九月開始,菲律賓就進入耶誕季,當地人稱Ber Months,原因是英文單字裡的九月是September、十月是Octorber、十一月是November、十二月是December,都是以Ber作結尾,才有這樣獨特的稱呼。

 

助推行為 體貼顧客帶來營收    錢尼消費觀察日記

做生意要懂得消費者的心理,也要知道顧客的消費行為,既是體貼消費者,也是為了帶來更大的營收。

店家利用消費者心理或消費行為,銷售商品的行為叫「助推」——雖然沒有推銷的行動,卻可收到推銷的效果。消費者通常感覺不到店家的助推,推銷效果反而會更強。

 

看動物表演有錯嗎?

客觀分析表演動物處境

  動物無法接受採訪,一般人只憑感覺或片面觀察就代言,也失客觀;但這是個科學事實問題,最可靠的就是透過專家的檢驗來判斷。觀察指標有三:

  第一,牠們的居住環境是否友善?不少動物生存的環境狹小髒亂,或是群居動物被迫獨居,導致身心受創,有些甚至出現繞圈圈、啃咬等行為。

  第二,訓練有沒有涉及虐待?讓動物跳火圈、走鋼索、用鰭在水中倒立行走、搖尾跳舞頂球等,都不是動物的自然行為。長時間反覆練習、做不到就「修理」,成為必要手段。

  第三,表演是不是過勞或戲謔?動物無法主張自己的權利,如表演時間過長、頻繁;現場的嘈雜聲也會讓動物處於緊張狀態;演出時戲謔動物,也會讓觀眾以為欺凌行為是對的。

 

深偽技術逼真 有影片也不是真相      當個聰明閱聽人

什麼是「Deepfakes」深偽技術呢?這是一種新形態的偽造技術,透過電腦AI科技的運算竄改影片,複製出逼真的人臉,包括替換人臉、控制嘴脣,植入假造的音源檔等。

為提高對深偽技術的警覺心,提供大家一個藉由判讀真人照與合成照差別的網站(https://www.whichfaceisreal.com),體驗辨識深偽技術的難度。

 

十八世紀啟蒙時代著名德國哲學家康德(Immanuel Kant)認為,道德的行為之所以道德,不是因為那個行為可以帶來好處,或者避免壞處。

  也就是說,一個行為有沒有道德,與行為後發生的結果無關。一個行為是道德的,是因為本來就應該去做、值得去做,這一派道德學說與後世所稱的「義務論」類似,也就是:我們行使某些行為是出於義務,而不是為了得到好處或害怕被懲罰。

 

筆記資料來源:國語日報的公民素養1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